行业新闻
Solution

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实现社区“智”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这对未来社区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未来社区就是要让居民“记得住过去,看得见未来”。社区治理只有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实现现代化,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才能实现真正的未来社区。

0616103V7-0.jpg

主题可以是“服务+体验+共享”


未来社区的建设目标,就是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让社区居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未来社区的主题可以是“服务+体验+共享”,社区共享经济酝酿着社区新业态、经济新模式以及社区经济发展的无限潜能,推动城市社区的社会融合。未来社区将使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关系明确清晰,实现“多方参与,融合共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实现多样性、个性化、高层次、发展性的服务,实现社区服务共治共享。未来社区还有一个重要建设目标是成为学习型社区,不论是信息化技术、社区需求还是社区矛盾都能够自我化解,充分体现社区的智慧化在于人的智慧化。

06161024c-1.jpg

深度实现党群融合互动
未来社区,建议实行“一核多元、融合共治”,推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与城市治理大数据运用深度融合,把党的建设渗透到“智慧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开发集“综合服务、数据分析、综合考核、党群议事、问题处置”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与城市管理部门数据共享、叠加融合,打造党组织领导下的全区域覆盖、全天候即时响应、全流程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治理系统,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叫得应”。
未来社区还要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拓宽居民参事议事渠道,打造党群议事平台。对于居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或重要事项,党员线上亮身份发声引导,党组织线下入户调研摸情况,形成“提出议题、把关筛选、线上讨论、形成项目、推动实施、效果评估”的议事协商完整闭环,实现居民群众议事协商的全程参与和党组织的全程把控。
第一,要通过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区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构建智能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实用的社区服务。充分调动社区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再开发,以满足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需要为目标,提高社区服务效率、遵循公平原则、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即形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建构集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居民参与于一体的复合式服务体系。
第二,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拓展辖区内各种联谊会、职业协会、同乡会等新型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建立街道、社区与居民的协商与利益表达机制,将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的多重利益进行充分表达、综合比较并实行开放式讨论。
第三,搭建街道层面的社区治理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功能定位为凝聚辖区资源、社区治理的融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资源平台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建设平台的人才库、资金库(如建立社区基金)、资源库和项目库。将社区需求、公共议题、利益表达进行整合,通过平台进行项目整合,交由市场或社会力量承接。

0616101T3-2.jpg

进一步推动技术与应用落地
未来社区将可能进一步推动5G应用落地。落实未来社区实体建设和数字建设孪生理念,实行基层事务数字化、精益化统筹管理。推广应用CIM平台,集成数字化规划、设计、征迁、施工、运营、维护管理,汇集各阶段数字资产数据。加快建设应用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实行全过程供应链数字管理,探索社区居民依托平台集体选择有关配套服务,探索“文明银行”社区治理服务模式。 我们还需着力研究针对大规模城市数据治理中存在的多领域异构系统对接、互通互联与安全可信等问题,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机构主体业务数据授权共享技术,构建面向多领域异构数据融合、基于新型异构硬件体系的高效计算系统;针对不同场景的服务隔离问题,研究服务发现、服务组合、服务编排等关键技术,实现跨行业综合性城市管理服务,支撑智慧应用的连通和场景协同;研究多源多模态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构建城市级数据治理和共享平台,支持多源异构系统间的数据资源治理与共享,实现跨领域的城市数据和服务协同感知,实现跨领域城市管理服务的汇聚治理并提供智能感知的综合性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系统营造未来社区的邻里、教育、健康、创业、交通、低碳、建筑、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推进未来社区党群文化空间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服务站建设。(本文刊于《科技日报》2020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管网改造、加装电梯等,发展居家养老、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这对未来社区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未来社区就是要让居民“记得住过去,看得见未来”。社区治理只有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实现现代化,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才能实现真正的未来社区。
主题可以是“服务+体验+共享”
未来社区的建设目标,就是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让社区居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未来社区的主题可以是“服务+体验+共享”,社区共享经济酝酿着社区新业态、经济新模式以及社区经济发展的无限潜能,推动城市社区的社会融合。未来社区将使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关系明确清晰,实现“多方参与,融合共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实现多样性、个性化、高层次、发展性的服务,实现社区服务共治共享。未来社区还有一个重要建设目标是成为学习型社区,不论是信息化技术、社区需求还是社区矛盾都能够自我化解,充分体现社区的智慧化在于人的智慧化。
 深度实现党群融合互动
未来社区,建议实行“一核多元、融合共治”,推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与城市治理大数据运用深度融合,把党的建设渗透到“智慧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开发集“综合服务、数据分析、综合考核、党群议事、问题处置”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与城市管理部门数据共享、叠加融合,打造党组织领导下的全区域覆盖、全天候即时响应、全流程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治理系统,让群众随时随地“看得见、找得到、叫得应”。
未来社区还要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拓宽居民参事议事渠道,打造党群议事平台。对于居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或重要事项,党员线上亮身份发声引导,党组织线下入户调研摸情况,形成“提出议题、把关筛选、线上讨论、形成项目、推动实施、效果评估”的议事协商完整闭环,实现居民群众议事协商的全程参与和党组织的全程把控。
第一,要通过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区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构建智能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实用的社区服务。充分调动社区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再开发,以满足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需要为目标,提高社区服务效率、遵循公平原则、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即形成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建构集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居民参与于一体的复合式服务体系。
第二,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拓展辖区内各种联谊会、职业协会、同乡会等新型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建立街道、社区与居民的协商与利益表达机制,将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的多重利益进行充分表达、综合比较并实行开放式讨论。
第三,搭建街道层面的社区治理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功能定位为凝聚辖区资源、社区治理的融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配置。建立资源平台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与保障措施,建设平台的人才库、资金库(如建立社区基金)、资源库和项目库。将社区需求、公共议题、利益表达进行整合,通过平台进行项目整合,交由市场或社会力量承接。
进一步推动技术与应用落地
未来社区将可能进一步推动5G应用落地。落实未来社区实体建设和数字建设孪生理念,实行基层事务数字化、精益化统筹管理。推广应用CIM平台,集成数字化规划、设计、征迁、施工、运营、维护管理,汇集各阶段数字资产数据。加快建设应用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实行全过程供应链数字管理,探索社区居民依托平台集体选择有关配套服务,探索“文明银行”社区治理服务模式。 我们还需着力研究针对大规模城市数据治理中存在的多领域异构系统对接、互通互联与安全可信等问题,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机构主体业务数据授权共享技术,构建面向多领域异构数据融合、基于新型异构硬件体系的高效计算系统;针对不同场景的服务隔离问题,研究服务发现、服务组合、服务编排等关键技术,实现跨行业综合性城市管理服务,支撑智慧应用的连通和场景协同;研究多源多模态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构建城市级数据治理和共享平台,支持多源异构系统间的数据资源治理与共享,实现跨领域的城市数据和服务协同感知,实现跨领域城市管理服务的汇聚治理并提供智能感知的综合性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系统营造未来社区的邻里、教育、健康、创业、交通、低碳、建筑、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推进未来社区党群文化空间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服务站建设。(本文刊于《科技日报》2020年7月2日) 



其他方案
  • 智能停车场系统介绍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高档小区住宅,公司单位,工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人们对停车场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程度也越来
    2020-09-02
  • 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不断发展,芯片的产值也是连年飙升,而中国芯片的进口额也是水涨船高。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4175.7亿件,同比增长
    2020-09-02
  • 建筑智能化与弱电系统的区别 建筑智能化系统,过去通常称弱电系统,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三大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
    2020-09-02
友情链接

咨询电话:13436178885
公司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渝北三村31号红鼎国际B座1单元1707室
备案信息渝ICP备2020010455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0-2025 cq-xsc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0-2025 cq-xsc
咨询电话:13436178885 公司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渝北三村31号红鼎国际B座1单元1707室